聚焦两会 | 原油:受国际供应链扰动的影响路径
来源:市场资讯
五矿期货微服务
摘要
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能源相关的内容,凸显了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其中,地缘政治风险被反复提及,反映出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报告指出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对我国贸易、科技等领域造成的冲击更大,地缘等因素导致国际市场波动风险加剧。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,诸如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关系紧张、能源供应国政策调整等,这些因素让石油交易商面临一定的供给风险。
本次政府报告提到,外部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。报告强调,企业应提高地缘政治风险意识,加强对东道国地缘政治风险的评估和监控,避免潜在的制裁合规风险。我国原油进口部分来源国处于政治敏感地区,如伊朗、俄罗斯等。由于原油供给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具有敏感性,能源贸易商与生产商应时刻保持谨慎。
一、进口来源:伊朗 &马来西亚
自伊朗供给被划入敏感油后,马来西亚进口伊朗石油,将其与国内产油混合后再出口至东亚各国,从而帮助伊朗规避美国的禁运制裁。这一贸易路径的存在,使相关地区的原油贸易格局变得复杂。
2024年12月20日,伊朗因能源设施老化引发“能源危机”,大量设施随之关停,伊朗能源出口随后大幅减少,同时牵连多个产业链,包括天然气、甲醇等。同时伊朗受制裁加重,二者叠加,马来西亚周边出现大量无法按时卖出的原油浮仓,造成短期供给收缩,国际油价由$68/桶急速拉涨至$74/桶。
二、进口来源:俄罗斯
2025年1月10日,美国拜登政府发布了对俄罗斯的新制裁。白宫官员表示,此次制裁是迄今为止针对俄罗斯能源部门最为严厉的措施,旨在切断俄罗斯主要的俄乌冲突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因素。新制裁对象包括183艘船只、数十家贸易商及中间商、港口和保险公司,同时涵盖两家主要石油公司—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(Gazprom Neft)和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(Surgutneftegas),以及十多名俄罗斯能源官员与高管。国际油价随后应声拉涨,WTI原油后几日一度冲击$80/桶高点。
展开全文
我国近年来进口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变,2024年俄罗斯原油进口占据较大份额,约为17%。受制裁影响,我国短期内进口受阻,因而此次国际油价大幅拉涨时以上海原油为最,INE原油与Brent原油价差创几年来高点。
从上述两次近期地缘事件来看,我国短期内仍为原油净进口国,为应对不确定的地缘局势,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能源安全,强调要加大油气战略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,确保国家能源安全。并明确指出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,但化石能源仍将在短期内发挥“压舱石”和“稳定器”的作用,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也被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。
作者:
李晶
从业资格号: F3048844 交易咨询号: Z0017196
徐绍祖
从业资格号: F03112694
(转自:五矿期货微服务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