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金价:国际金价突然跳水,最新国际金价实时行情走势图
黄金市场震荡:地缘政治与货币政策博弈下的价格冰火两重天
全球黄金市场7月18日上演了惊险一幕。伦敦现货黄金早盘跌至3334.99美元/盎司,刷新本周低点,较昨日下跌0.19%,跌幅6.61美元。纽约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虽然微涨0.07%至3342.44美元,但较上周高点3500美元已回调4.5%,多空双方激烈博弈,市场情绪紧张。 国内市场亦反应强烈,上海金交所基准价一度跌破770元/克大关,创下近三日新低,达到3330美元,然而品牌金店却逆势坚挺,足金报价高达1005-1008元/克,回收价却暴跌至761元/克,每克价差高达247元,呈现出鲜明的“冰火两重天”景象。
美联储内部的意见分歧加剧了市场恐慌。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坚持年内两次降息的立场,而理事沃勒甚至呼吁7月立即降息25个基点。然而,理事库格勒的强硬表态——“关税推高通胀,必须维持高利率政策”——直接打压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。利率期货市场剧烈震荡,9月降息概率从68%骤降至54%,7月降息的可能性却上升至30%,混乱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加剧了黄金市场的波动。
经济数据方面亦呈现出矛盾信号。美国6月零售销售意外增长0.6%,核心销售增长0.5%,显示出消费韧性超出预期,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.1万人,创三个月新低,这些积极数据都支持了推迟降息的观点。然而,工资增长放缓和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,则暗示着滞胀风险的隐现,黄金作为抗通胀资产的长期支撑作用再次得到体现。
展开全文
地缘政治风险则呈现“冷热交替”的态势。特朗普确认将于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30%的关税,欧盟计划反制841亿美元的商品,全球供应链断裂的风险骤增。然而,中东11国联合声明缓和了叙利亚局势,以色列冲突未升级,短期避险情绪有所降温。 但伊拉克油田遭遇无人机袭击,原油日产量骤减14万桶,能源危机又进一步推高了黄金的抗通胀需求。
央行与投机资金的行动方向相反。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,6月再次购入7万盎司,全球央行一季度净购金243.7吨。然而,对冲基金却大举抛售,SPDR黄金ETF持仓量三日净流出8.7吨,投机性多头头寸降至两个月低点。
技术面分析显示,黄金价格日线图出现“针探底”形态,7月17日金价暴跌至3310美元后强劲反弹至3341美元,长下影线显示3310美元的支撑位强劲。然而,3350美元的阻力位依然牢不可破,三次冲高均告失败,多空双方在3320-3350美元区间展开拉锯战。布林带收窄至历史极值,通道区间压缩至3278-3420美元,60日均线3250美元构成中期防线,变盘窗口临近。四小时图显示空头陷阱,MACD金叉后红柱缩量,RSI位于54的中性区域,上攻动能不足。3377美元成为多空分水岭,突破则打开3400美元空间,跌破3300美元则可能引发恐慌性抛售。关键支撑位密集分布,3304美元为三角收敛下轨,3292美元为通道支撑,3282美元为多翻空临界点,这些层层防线将决定黄金的短期走向。
国内市场上,银行金条与品牌首饰之间的价差巨大,农业银行实物金条报价791.3元/克,而品牌首饰报价则高达1005-1008元/克,溢价率超过30%。这巨大的价差主要源于品牌溢价、工艺费和渠道成本。银行金条的性价比凸显,而黄金回收市场则遭遇抛售潮,回收价远低于市场价,消费者普遍感到“血亏”。 典当行黄金抵押折价率高达30%,流动性危机下变现难度剧增。 一些品牌门店在回收18K金时还会扣除“损耗费”,实际回收价仅为原料价的72%。
投资者应谨慎操作,关注晚间美国新屋开工数据和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,数据超预期可能引发瞬时暴跌。 合理的仓位管理和止损设置至关重要。 对于实物投资者而言,逢低分批建仓是相对稳妥的策略。 此外,银行金条与品牌首饰之间的价差也提供了套利机会。
评论